阳光洒在江面,在船后江水的波纹里闪动着,一层层漾出去;

坐在船尾的王勇熟练地操纵机船靠岸,然后一边大声和记者打着招呼,一边把钎子扔在船头,“来,帮我把它插到岸上。”


(资料图片)

这是2023年5月末的一个下午。

尽管船舱里已经没有了那群背着书包叽叽喳喳的孩子,但王勇的肩背看起来依然还是那么宽厚,让人感觉充满了承担,他黧红的脸色也渐渐与记者脑海中模糊的影子重叠,随后一点点清晰起来……

王勇,现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永甸镇中心校教师,1990年起任教于永甸镇碑沟村小学,直到2020年合并到镇中心小学。在村小学任教期间,王勇近30年如一日摆渡接送学生上下学。

2008年7月,辽沈晚报以《乡村教师摆渡18年接送学生 全家人一起上阵》为题首次报道了王勇的事迹。

2010年4月,本报再次报道了王勇的事迹及碑沟村南岸3个村民组被江水阻隔孩子上学难、村民出行难的问题,并与永甸镇政府共同设立爱心修桥账户,募集善款准备修建一座跨江大桥。

可惜的是,因为江两岸的地质条件不允许,最终只是修建了一座漫水桥。也正是因为修桥,辽沈晚报与王勇结缘。

在王勇(左)家中,他向记者聊起了现在的生活。摄影 金飞

13年后 还是那个江边

还是那条汉子

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永甸镇碑沟村位于鸭绿江边,鸭绿江的一条支流把这个山村南北擘开。村小学在江北,南岸的孩子们要上学就得每天跨过数百米宽的江水。

33年前,王勇就开始每天早上划船带着南岸的孩子们去上学,下午再把他们带过江送回家。

13年前,记者第一次在江边见到王勇。当时本报寻资帮助当地在江上建一座桥,准备让碑沟村南北“天堑变通途”。

相隔13年,记者和王勇两人再次相约在这条江边见面。

沿沈丹高速公路到凤城,转向宽甸,一路寻去,胳膊肘弯的公路盘桓山间, 到了江边山坡时,就见到坡下一片相对平缓的空地就是4号码头。说是码头,如今只是碑沟村南岸村民出行的一个停船点,岸边的坡路上倒是停着不少车。

等了大约15分钟,远处江面传来“突突突”的声音,一条铁皮船渐渐驶近,开船的正是来迎接的王勇。与记忆中相比,他明显见老,但山里人的淳朴和豪爽不减。

王勇至今还记得当时那篇《辽沈晚报》的报道:“可惜最后那桥没修成啊!”不过接着他很快就爽朗地笑了起来:“不管怎么说,现在已经没有孩子需要跨江上学了!”

插图/王晨同

13年后 换了机动船

但已没有学生需乘船上学

“都是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条件。”

王勇说,在他上学的时候,这条江就是南岸孩子们天堑般的阻隔,“那时候我们每天都只能是自己划船过江去上学,没别的招儿。”

王勇说,对自己那拨孩子来说,划船过江不是什么大事,“从小就在山沟里,个个生长的都很‘野’,山脚下就是江,涨水时江面得有千八百米宽,天天都跟山、水打交道。”

“再后来就是我每天带着一群孩子过江了。”高中毕业后,王勇辗转在各村小代课,1990年回到碑沟村小学任教,每天上下班也划船,就有孩子家长找到他:“王老师,你去上课,给俺娃捎上呗!”就这样,一个传一个,王勇就成了南岸的“孩子王”。

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,“外边的活路多了,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,都搬迁到镇上、县里、市里。”

再往后,村小学合并到了永甸镇中心校,只有王勇一个人留守,“2020年带了最后一个学前班,有5个孩子。”现在王勇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,他真正坚守到最后一班岗。

铁皮船缓缓驶向对岸。

“这船舷两边原来应该有两排小板凳吧?”记者问。

“早都不用喽!之前这上面还有船篷呢。”王勇有些感慨。

这条机动船是2003年村里争取来给他接送学生的,这比手摇船更加安全。

王勇说,当年,辽沈晚报的报道给了他很大鼓舞,“生活中、工作上更有干劲了呗,乡亲们也都为我高兴。”

细心的王勇开了家里的三轮车下山,记者下船后就上了车,“坡陡,道不好走”,王勇说。尽管三轮车上行的五六分钟不停颠簸,记者还是感受到了王勇的体贴。

如今王勇患有糖尿病,心脏也不太好,“去年住了15天院,今年就要退休。”

“今天老伴回来了”,王勇告诉记者,平时老伴在县城里带孙子,他一个人住在这里,“整个这条山沟,就属我这里是最高处了。”左下方十几米,是他的父母所居,“老父亲已经85岁了。”

王勇说儿子几次要接自己去县城。“我能离开吗?老人这么大岁数,柴火、水,总得有人在身边,我就是去了县城心不也是在这里?所以,就派老伴去给他们带孩子。”

不过山里的日子并不寂寞:山上有板栗园,屋后一片山坡地种苞米、大豆,房前的菜园子里,垄台上土豆秧已经长到膝盖高,垄沟里间种着菠菜、小白菜,小葱也泛着青绿……

王勇还养了十几只鸡,由一只大公鸡“带队”院里院外坡上坡下,可说是真正的“溜达鸡”。王勇说,家里还有蚕场,“再过半个多月就要放蚕了。”

虽然年事已高,王勇的父母并不显得很老态。山沟里几乎没有外人来,看到记者,老人家热情地打招呼,告诉记者“八十五喽”!

“再也没有孩子坐船上下学,

这辈子值了!”

王勇的儿子从小上学也是他带着坐船的,那时候他曾半开玩笑地对妻子说:以后让咱娃考师范,等我干不动了,就让他替我摆渡。

后来,王勇的儿子真的考了师范院校,“内蒙古师范大学,毕业后本来想留在那边,但只有这么一个孩子,老伴舍不得。”

回到家乡,王勇的儿子并没有“接班”父亲,因为“需要跨江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,他回来就不值个了。”

王勇说,南岸的人口多的时候有200多人,现在只剩下四五十人,“村小学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个孩子,我刚来时还有120多个,后来越来越少,就合并了。”

于是,王勇的儿子就到了县城高中任教,“现在教高三。”儿媳妇也是老师,有一儿一女,俩口子都忙。

2019年,王勇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,可是他更看重乡亲们悄悄把活蹦乱跳的江鱼挂在他院门上的情义。

王勇告诉记者,还有几个月自己就满60周岁了,“你们《辽沈晚报》也30岁了?好啊,你们还是‘青年’啊,祝你们生日快乐,也祝你们越办越好,跟老百姓越来越近乎。”

王勇说:“这辈子没啥成就,但挺乐呵。能接送一茬一茬的孩子们安全去上学,值了!”

当然,有时候一个人在江边,王勇也会想起那些热闹的岁月、那些叽叽喳喳的孩子,难免会有一丝落寞。但是幸福很快就如涨潮的江水漫上来:能看到孩子们走出山沟,再也不用坐船上学,这不就是自己当年的渴望吗!

回访档案

王勇,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永甸镇中心校教师,现年六十岁。

二〇〇八年七月,《辽沈晚报》报道《乡村教师摆渡十八年接送学生 全家人一起上阵》主人公,坚持人工摆渡十八年,接送江南岸学生上下学。

来源:辽沈晚报特派丹东主任记者 金松

编辑:崔陶然

上一篇:朝阳区大屯街道全民艺术普及之徐悲鸿绘画艺术展开幕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